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𠏁󰥃𠤎󰥄󰥆󰥉󰥅𠯒󻥟

說 明

正  字 A00415 匕-02-04
說文釋形 大徐本:
手寫字,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聲。(呼跨切)
手寫字,變也。从到人。凡匕之屬皆从匕。(呼跨切)
段注本:
手寫字,教行也。从手寫字、人,手寫字亦聲。(呼跨切)
手寫字,變也。从到人。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呼跨切)
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教行也。从A00415、人,A00415亦聲。楷書寫法:「亻」旁作「匕」,右半上作短橫。「訛」字偏旁同此。按:此字从「手寫字」(ㄏㄨㄚˋ),與相與比敘之「手寫字」(音ㄅㄧˇ)原本有異,然慮及二形於楷體易混難辨,故標準字體將此二形統一作一橫、一豎曲鉤。凡从此偏旁之字皆如此,唯「它」字因為整體象形,仍作一撇。參「匕」字說明。
注  音 ㄏㄨㄚˋㄏㄨㄚ
漢語拼音 ㈠huà ㈡huā
釋  義

ㄏㄨㄚˋ

1.移易風俗使歸淳厚。《說文解字.匕部》:「化,教行也。」《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

2.改變、轉變。如:「千變萬化」、「化繁為簡」。《易經.恆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氾論》:「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3.教化。《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魏相》:「臣相幸得備位,不能奉明法,廣教化,理四方,以宣聖德。」晉.李密〈陳情表〉:「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論〉:「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4.天地生成萬物。如:「造化」。《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禮樂合天地之化。」漢.鄭玄.注:「能生非類曰化。」《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

5.死亡。《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惟君平昔,聰明絕人,今雖化去,夫豈無物!」

6.物體消融、形態改變。如:「溶化」、「消化」。《南史.卷六三.列傳.王神念》:「時有安成望族劉敬躬者,田間得白蛆化為金龜,將銷之,龜生光照室,敬躬以為神而禱之。」《韓非子.五蠹》:「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

7.燒燬。如:「火化」、「焚化」。《西遊記》第一三回:「獻過了種種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薦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老殘遊記二編》第九回:「這三人化紙,一定是其家死了人,化給死人的。」

8.花費、用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如此一拿動了頭,以後便無了無休了,足足把他半輩子積攢下來的幾百吊錢,化了個一乾二淨。」

9.求乞、乞討。如:「化緣」、「募化」。元.張元幹〈滿庭芳.三十年來〉詞:「三十年來,雲遊行化,草鞋踏破塵沙。」《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

10.置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轉變成某種狀態或性質。如:「綠化」、「矮化」、「惡化」、「電氣化」、「科學化」、「現代化」。

11.化學之簡稱。如:「理化」、「化工」。

㈡ㄏㄨㄚ

「化子」:乞丐。《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亦稱為「叫花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