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𠧣󵽊𣂠𣥍𣥪󰥝󵽌

說 明

正  字 A04119 辵-04-08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附也。从辵,斤聲。手寫字,古文近。(渠遴切)
段注本:手寫字,附也。从辵,斤聲。手寫字,古文近。(渠遴切)
字樣說明 左「辶」為「辵」之偏旁變形,四畫;右捺上作「斤」︰橫筆接於豎撇筆,稍下於兩撇筆交接處,寫法參「斤」字。
注  音 ㄐㄧㄣˋ
漢語拼音 jìn
釋  義

1. 指時間、地點、血統、關係等距離不遠。如:「近日」、「近郊」、「近親」。《說文解字.辵部》:「近,附也。」《墨子.經說下》:「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脩也,先後久也。」唐.李商隱〈樂遊原〉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 淺顯明白、易於瞭解。如:「淺近」。《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也,善言也。」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賈景伯父子、許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潁子嚴者,雖淺近亦復名家。」

3. 相似。如:「近似」。《禮記.中庸》:「知恥近乎勇。」《金史.卷九九.列傳.徒單鎰》:「隱於近似,乃生異論。」

4. 親密。如:「親近」。《論語.陽貨》:「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宗廟崩阤,國家為虛,放戮聖賢,親近讒夫。」

5.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蘇洵〈辨姦論〉:「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姦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紅樓夢》第一回:「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說。」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