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4030 |
---|---|
說文釋形 | 「蹂」《說文》正篆作「禸」。 大徐本: 段注本: |
字樣說明 | 左半下橫斜挑;右半作「柔」︰上作「矛」,末二筆作豎鉤、撇;下「木」之左撇、右點不接中豎,寫法參「柔」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róu |
釋 義 | 1. 踐踏。同「厹」。段注本《說文解字.厹部》:「厹,獸足蹂地也。……蹂,篆文厹。」《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唐.柳宗元〈招海賈文〉:「上黨易野恬以舒,蹈蹂厚土堅無虞。」 2. 以手搓擦。《詩經.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民國.屈萬里《詩經釋義.大雅.生民》:「蹂,搓揉之以去糠也。」《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使朱紫共色,粉墨雜蹂,所謂扺金玉於沙礫,碎珪璧於泥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