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A03925-010󵫌󵫎󵫍󵫏󵫒󵫓󵫖󵫉𧳒𧳖󵫚󵫕󵫊󵫔󵫘󵫙󵫑󵫗𨉍𨓅

說 明

異 體 字 A03925-010 A03925-010 白-02-07
內  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皀」,今標準字體作「手寫字」。



#「皀」另兼正字
研訂說明
注  音 ㄇㄠˋㄒㄧㄤ
漢語拼音 mào #xiāng
研 訂 者 李鍌
內  容

「皀」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皃部》云:「手寫字,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皃字《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引〈魏元頊墓誌〉作「皀」,《干祿字書.去聲》以為「皀」乃「貌」之俗字,《龍龕手鑑.白部》云:「皀,烏了反,合也。又彼急,居立二反,穀香也。又音皃,與皃同。」按《說文解字.皂部》云:「手寫字,穀之馨昋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手寫字,隷變為皀,是則《龍龕》釋皀為穀香,是也。至於皀之為皃。殆為篆文形近而訛。蓋手寫字手寫字,上頭人面之手寫字與象嘉穀裹於中之手寫字,形幾難分;而下腳皃字從「人」之古文奇字,皀則從「匕」,匕乃反人,是以從形構而言,二者形近。隸變乃省訛皀為皃者,如《隸辨.去聲.效韻》引〈老子銘〉,貌作手寫字,云:「貌,說文作手寫字;從人,從白。籀文作手寫字,隸從籀文變訛皃為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字也。」是則皀為皃之訛變可知矣。今貌為正體,皃已為貌之異體,而皀又皃之變訛,其可為貌之異體亦可確定矣。

◎「皀」,今標準字體作「手寫字」。

#「手寫字」另兼正字。



#「皀」另兼正字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