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𡩁𡪔𢈥𢾉󵜊󵜂󵜋󵜄󵜀󵜆󵜃𧡘󵜌󵜇󵜁󵜉𧡿󵜅󵛿󵜈

說 明

正  字 A03770 見-09-16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至也。从見,手寫字聲。(七人切)
段注本:手寫字,至也。从見,手寫字聲。(七人切)
字樣說明 左下作豎筆,左撇、右點不接豎筆,寫法參「新」字;右半之「見」,「儿」上接於「目」。「櫬」(B01892)、「襯」等字偏旁同此。
注  音 ㄑㄧㄣㄑㄧㄥˋ
漢語拼音 ㈠qīn ㈡qìng
釋  義

 ㈠ㄑㄧㄣ

1. 情意深切。《說文解字.見部》:「親,至也。」清.段玉裁.注:「情意懇到曰至。」《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
2. 父母。亦單指父親或母親。如:「雙親」、「慈親」。《禮記.奔喪》:「始聞親喪。」漢.鄭玄.注:「親,父母也。」《史記.卷九三.韓信盧綰列傳.盧綰》:「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親謂父也。」
3. 泛稱與自己有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親戚關係之人。如:「近親」、「姻親」。《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何武》:「又太后近親,自大司徒孔光以下舉朝皆舉莽。」唐.杜甫〈送遠〉詩:「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4. 婚姻。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數載間費盡精神,到今朝纔許成親。」《紅樓夢》第九七回:「李宮裁是個孀居,今日寶玉結親,他自然迴避。」
5. 關係密切,可信任之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惠懷無親,內外棄之。」《孟子.梁惠王下》:「王無親臣矣。」
6. 接近。《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7. 關愛。如:「相親相愛」。《孟子.滕文公上》:「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漢.鄒陽〈上書吳王〉:「何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
8.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9. 親自。如:「親理家務」。宋.范成大〈巖桂〉詩三首之二:「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紅樓夢》第八六回:「初審口供,你是親見的,怎麼如今說沒有見?」
10. 姓。如周代有親弗。
ㄑㄧㄥˋ
「親家」:
 ⑴ 姻戚之通稱。《荀子.非相》:「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並起。」《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東都之儀,百官、四姓親家婦女、公主、諸王大夫、外國朝者侍子、郡國計吏會陵。」
 ⑵ 男女兩姻家之父母,對彼此之稱呼。《新唐書.卷一○一.列傳.蕭瑀》:「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呼為親家。」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親家》:「凡男女締姻者,兩家相謂曰親家。」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