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3604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山獸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凡之屬皆从。,古文。,亦古文。(呼古切) |
字樣說明 | 此字段注本《說文解字》篆形作「」,山獸之君。从虍儿,虎足象人足也。楷書寫法:上作「虍」,末筆不鉤;下作「儿」,不作「几」。「唬」、「琥」、「號」等字偏旁同此。若為左偏旁,末筆改豎挑,如:「虪」(B04208)、「覤」(B04595)等字。另如「彪」、「甝」(B02713)等字,下「儿」之豎曲鉤拖長,將「彡」、「甘」等包載其上。「褫」、「遞」等字寫法亦參此。 |
注 音 | ㈠ |
漢語拼音 | ㈠hǔ ㈡hū |
釋 義 | ㈠ 1. 動物名。哺乳類食肉目貓科。形似貓,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兇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說文解字.虎部》:「虎,山獸之君。」《玉篇.虎部》:「虎,惡獸。」《詩經.鄭風.大叔於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力扼虎,射命中。」漢.張衡〈西京賦〉:「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俗稱為「老虎」。 2. 傷害物類之蟲,可以虎名之。如:蠅虎;蝎虎。晉.崔豹《古今注.卷下.魚蟲》:「蠅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龍類》:「守宮善捕蝎、蠅,故得虎名。」 3. 威武勇猛。如:「虎將」、「虎父無犬子」。《詩經.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董祀妻》:「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唐.李商隱〈馬嵬〉詩:「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4. 姓。如漢代有虎旗。《廣韻.上聲.姥韻》:「虎,姓。《風俗通》曰: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㈡ㄏㄨ 「馬馬虎虎」:勉強將就,敷衍了事。《孽海花》第六回:「馬馬虎虎逼著朝廷簽定,人不知鬼不覺依然把越南暗送。」亦作「麻麻呼呼」、「麻麻糊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