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𡆨𡰩𣌣󴼎𣌩󴼋󴼉󴼑󴼍󴼏󴼈𥭣𥭷󴼊󴼒󴼐

說 明

正  字 A03425 艮-01-07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善也。从畗省,亡聲。手寫字,古文良。手寫字,亦古文良。手寫字,亦古文良。徐鍇曰:「良,甚也。故从畐。」(呂張切)
段注本:手寫字,善也。从畗省,亾聲。手寫字,古文良。手寫字,亦古文良。手寫字,亦古文良。(呂張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善也。从描述: 001省,亡聲。楷書寫法:上作一點;下形如作「艮」︰末二筆撇不穿捺。獨用及作下、右偏旁時如此,如︰「娘」、「浪」、「狼」、「琅」、「莨」等字。若為左偏旁,末二筆多改作一點,如︰「郎」字。按:本典收「描述: 001」為「畐」(C07742)之異體字。
注  音 ㄌㄧㄤˊ
漢語拼音 liáng
釋  義

1.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說文解字.畗部》:「良,善也。」《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三國演義》第五七回:「騰身長八尺,體貌雄異,稟性溫良,人多敬之。」

2. 善良之人。《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誅罰良善,日以益甚。」《鏡花緣》第六○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3. 賢明。如:「賢良」。《廣韻.平聲.陽韻》:「良,賢也。」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亦指賢明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贖。」

4. 秉賦自然、天生具有。《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心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5. 歷時長久。《荀子.成相》:「隱諱疾賢,良由奸詐,鮮無災。」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6.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7. 很、甚。表示程度深。如:「良久」、「感觸良多」。《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傳.馮唐》:「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乃拊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豈憂匈奴哉!』」《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8.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