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𠛐󰞚𠛯󰞛󰞜𠜔󰞝󰞟𠝁𠜿𠝉󰞤󰡘󰟞A00350-021󰞗

說 明

異 體 字 A00350-007 刀-09-11
內  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手部》。



#「剬」另兼正字
⇒「剸」之異體
研訂說明
注  音 ˋㄊㄨㄢˊㄉㄨㄢ
漢語拼音 ㈡zhì ㈠tuán #duān
研 訂 者 李添富
內  容

「剬」為「制」之異體。制,《說文解字.刀部》作「手寫字」,云:「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手寫字,古文制如此。」《康熙字典.刀部》云:「手寫字,本作手寫字,隸作制。」今以「制」為正體。《史記.五帝本紀》:「顓頊依鬼神以剬義。」張守節〈正義〉云:「剬,古制字。」《偏類碑別字.刀部》引〈魏寇憑墓誌〉、《佛教難字字典.刀部》亦引碑文定「剬」為「制」。今考《康熙字典.手部》「手寫字」字下註云:「按集韻制古作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字之訛。」蓋以「手寫字」字偏旁作「剬」者,係「手寫字」字之形訛也。據此以推,「制」字或書作「剬」者,當亦「手寫字」字之訛變。《偏類碑別字.衣部》引〈魏鄒縣男唐耀墓誌〉「製」字作「手寫字」,亦可引以為佐證,然則「剬」字可收為「制」字之異體。

又「剬」字《說文解字.刀部》作「手寫字」,云:「斷齊也,從刀耑聲。」音ㄊㄨㄢˊ。與「制」字音義各異。

#「剬」另兼正字

⇒「剸」之異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