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𦕦󴫲󴫨󴫡𧅞󴫭𨛿𨞮󴫣

說 明

正  字 A03273 耳-08-14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會也。从手寫字,取聲。邑落云A03273。(才句切)
段注本:手寫字,會也。从A02772,取聲。一曰邑落曰A03273。(才句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會也。从手寫字,取聲。楷書寫法:上作「取」︰左「耳」之下橫筆斜挑,不穿右豎筆;「又」之末捺改頓筆,寫法參「取」字。下作「手寫字」之變易:「手寫字」本从三「人」,變易後中作一撇、一豎,左右各作一人。「聚」獨體寫法如此。當偏旁時,或如獨體寫法,如「藂」(B04124)字;或末捺筆改頓點,如:「鄹」、「驟」等字。按:本典收「手寫字」為「手寫字」(N00150)之異體字。

注  音 ㄐㄩˋ
漢語拼音
釋  義

1.集合、會合。《說文解字.㐺部》:「聚,會也。」《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吳句餘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於其舊。」

2.匯集、蓄積。如:「聚財」、「聚沙成塔」。《荀子.王制》:「我今將畜積並聚之於倉廩。」《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

3.徵收、搜括。《玉篇.乑部》:「聚,斂也。」《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公羊傳.襄公三十年》:「諸侯相聚。」漢.何休.解詁:「聚,斂也。相聚斂財物。」

4.積蓄之財富、物資。《左傳.哀公十七年》:「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5.村落。《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唐.張守節.正義:「聚,謂村落也。」漢.王裦〈僮約〉:「往來市聚,慎護姦偷。」

6.人群。《左傳.成公十三年》:「虔劉我邊垂,我是以有輔氏之聚。」晉.杜預.注:「聚,眾也。」《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禹無百人之聚,以王諸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