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

說 明

異 體 字 A00316-001 水-08-11
內  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冫部.凋字》引〈隋牛君夫人申氏墓誌〉。



#「淍」另兼正字
研訂說明
注  音 ㄉㄧㄠㄓㄡ
漢語拼音 diāo #zhōu
研 訂 者 張文彬
內  容

「淍」為「凋」之異體。音ㄉㄧㄠ。

「淍」字不見於《說文》,《玉篇.水部》云:「淍,之由切,帀也。」《集韻.平聲.尤韻》云:「淍,水名,一曰水匝。」《類篇.水部》同。則「淍」為水名,音ㄓㄡ。

「凋」字《說文解字.手寫字部》云:「手寫字,半傷也,從手寫字周聲,都僚切。」音ㄉㄧㄠ。

由以上資料可知「淍」「凋」本當異字。然《偏類碑別字.冫部.凋字》引〈隋牛君夫人申氏墓誌〉下有「淍」,《佛教難字字典.冫部》亦有「凋」「淍」通用之例。《漢語大字典.水部》「淍」字下有二音:一為ㄓㄡ,二為ㄉㄧㄠ,注:「用同『凋』。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九:『偶墮吸子於湖水中,百計求之,不可見。悒怏嘅嘆,形神為之淍枯。』」此皆偶爾形近誤用,難稱通假。唯古人既有「水」、「手寫字」偏旁訛誤通用之例,不得不視「淍」為「凋」之異體矣。

#「淍」另兼正字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