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𠂜󰁥󰁰󰁯𠓟𣥄

說 明

正  字 A00032 丿-04-05
說文釋形

「乏」《說文》本作「𣥄」。
手寫字,《春秋傳》曰:「反正為乏。」(房法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反正為乏。楷書寫法:上作一撇,下半「之」字四畫,寫法參「之」字,全字共五畫。「泛」、「貶」、「砭」、「窆」(B03136)、「覂」(B04585)、「鴔」(B06058)等字偏旁同此。
注  音 ㄈㄚˊ
漢語拼音
釋  義

1. 不正。《說文解字.正部》:「乏,《春秋傳》曰:『反正為乏』。」

2. 欠缺、沒有。如:「乏味」、「乏人問津」。《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唐.劉叉〈雪車〉詩:「遠戍久乏糧,太倉誰為運紅粟?」

3. 貧窮。《廣韻.入聲.乏韻》:「乏,匱也。」漢.桓寬《鹽鐵論.力耕》:「昔禹水湯旱,百姓匱乏。」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二.玉津三道士》:「君得吾仙方,不以賬卹貧乏,而貪冒無厭,祿過其分,天命折君算。」

4. 疲勞。如:「疲乏」、「困乏」、「人困馬乏」。《新五代史.卷二五.唐臣列傳.周德威》:「因其勞乏而乘之,可以勝也。」

5. 古代射禮時,用以保護唱靶者之皮革製器具,形似現代之屏風。《周禮.夏官.服不氏》:「射則贊張侯,以旌居乏而待獲。」漢.鄭玄.注:「持獲者所蔽,玄謂待獲待射者中,舉旌以獲。」漢.張衡〈東京賦〉:「設三乏,厞司旌。」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