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2511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犬形也。从犬,爿聲。(盈亮切) 段注本:,犬形也。从犬,爿聲。(鉏亮切) |
字樣說明 |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犬形也。从犬,爿聲。楷書寫法:左半作「爿」︰起筆作豎折,次右直豎,次下短橫,末作一撇,共四畫,寫法參「爿」(C06950)字;右半作「犬」,「大」之右上作一點,點不觸橫筆。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zhuàng |
釋 義 | 1. 犬形。引申為形態、容貌、樣子。如:「粉狀」、「奇形怪狀」。《說文解字.犬部》﹕「狀,犬形也。」《隋書.卷六二.列傳.柳彧》:「倡優雜技,詭狀異形。」《聊齋志異.卷一.種梨》:「鄉人憒憒,憨狀可掬。」 2. 陳述、描寫。如:「摹狀」。《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3. 情況。如:「現狀」、「慘狀」。《易經.繫辭上》:「《彖》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 4. 敘述生平行為或記載事實之文章。如:「行狀」、「訴狀」。《魏書.卷四一.列傳.源賀》:「究其牒狀,周列云己蕭衍黃門侍郎。」《紅樓夢》第六八回:「著他寫一張狀子,只管往有司衙門中告去。」 5. 功績、良好表現。《史記.卷二.夏本紀》:「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 6. 禮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卒遇之多無狀。」《西遊記》第五三回:「那先生心中大怒道:『這潑猴老大無狀!』」 7. 獎勵或證明用之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宋.王明清《揮麈餘話.卷二》:「爾家當勒狀與我,萬一不能活,則勿尤我,當為若針之,可立效。」《儒林外史》第九回:「你再拿你的名字添上一個保狀,你作速去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