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2482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札也。从片,聲。(徒叶切) |
字樣說明 | 左半「片」共四畫。右半作「枼」:上作「世」,折筆處作方筆;下「木」之左撇、右點不接豎筆。寫法參「枼」字(C05082)、「喋」(A00632)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dié |
釋 義 | 1. 古代用以書寫之薄小竹簡或木片。《說文解字.片部》:「牒,札也。」清.段玉裁.注:「厚者為牘,薄者為牒,牒之言葉也。」《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路溫舒》:「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 官方文書或證件。如:「通牒」。《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金.麻九疇〈許方村即事〉詩:「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 3. 各種紀錄文件。《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唐.劉知幾《史通.卷八.煩省》:「邑老鄉賢,競為別錄,家譜宗譜,各成私傳。」 4. 訟狀。《魏書.卷四一.列傳.源賀》:「比加採訪,略無證明,尋其表狀,又復莫落,案牒推理,實有所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今乃知曾投此牒,豈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5. 累積。通「疊」。《淮南子.本經》:「積牒旋石,以純修碕。」漢.高誘.注:「牒,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