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

說 明

正  字 A00263 儿-01-03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段注本:手寫字,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丑[五]忽切)

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段玉裁注云:「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楷書寫法:「一」下作「儿」,上接於「一」,末筆作一豎曲鉤。「杌」(B01619)、「阢」(B05520)等字偏旁同此。若為左偏旁時,末筆改豎挑,如:「卼」(B00276)字。
注  音 ˋ
漢語拼音
釋  義

1.高聳平直貌。《說文解字˙ㄦ部》:「兀,高而上平也。」唐.劉禹錫〈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

2.光禿貌。如:「兀鷹」。唐.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

3.搖動、飄盪。《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下》:「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宋.蘇軾〈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4.不安貌。如:「兀兀難安」。《正字通˙ㄦ部》:「凡不安謂之兀。」漢.傅毅〈舞賦〉:「兀動赴度,指顧應聲。」

5.渾沌無知貌。晉.陸機〈文賦〉:「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三:「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6.斷足。《正字通˙ㄦ部》:「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

7.連詞。尚、仍、還。唐.杜甫〈壯游〉詩:「黑貂寧免敝,斑鬢兀稱觴。」《水滸傳》第九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

8.助詞。用於句首。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聖駕到來,急忙迎接者。」《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齣》:「若論張協,家住西川成都府,兀誰不識此人,兀誰不敬重此人。」

⇒「尢」之異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