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

說 明

正  字 A02157 水-05-08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灌也。从水,主聲。(之戍切)
段注本:手寫字,灌也。从水,主聲。(之戍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灌也。从水,主聲。楷書寫法:右半作「主」:點與上橫接,三橫末橫稍長,寫法參「主」字。按:段玉裁以為此字由挹彼注茲,引伸為傳注、轉注,即為解釋、說明之義。此義或作「註」,段注云:「漢唐宋人經注之字無有作註者,明人始改注為註,大非古義也。古惟註記字从言……與注釋字別。」今則二字於解釋義見混,然「註冊」、「註記」、「註銷」等義,當用「註」;「灌注」、「注射」、「注意」等義,當用「注」。
注  音 ㄓㄨˋ
漢語拼音 zhù
釋  義

1. 灌入、傾瀉。如:「灌注」、「大雨如注」。《說文解字.水部》:「注,灌也。」唐.李紳〈悲善才〉詩:「寒泉注射隴水開,胡雁翻飛向天沒。」《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於爐,注水於盂,仰天暗祝。」

2. 凝聚集中。如:「注意」、「注目」。《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任城威王彰》:「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3. 賭博時所下之財物。如:「賭注」、「下注」、「孤注一擲」。

4. 以文字解釋文義。通「註」。《廣韻.去聲.遇韻》:「注,注記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及景純注雅,動植必讚,義兼美惡。」唐.韓愈〈讀《鶡冠子》〉:「余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注者二十有二字云。」

5. 詮釋或說明典籍之著作。通「註」。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