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2144 |
---|---|
說文釋形 | 「汪」《說文》本作「𣳫」。 |
字樣說明 | 此字段注本《說文解字》篆形作「」,从水,㞷聲。楷書寫法:右半作「王」:三橫、一豎,下橫較長,寫法參「王」字、「㞷」(C02690)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wāng |
釋 義 | 1. 水深而廣。《說文解字.水部》:「汪,深廣也。」《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威武紛云,湛恩汪濊。」唐.顏師古.注:「汪濊,深廣也。」《野叟曝言》第三回:「你看湖光山色,霎時間變成汪洋大海。此龍神力,亦不為小。」 2. 液體積聚。《金瓶梅》第七五回:「從早辰吃了口清茶,還汪在心裡!」《紅樓夢》第三一回:「地下的水淹著床腿,連蓆子上都汪著水。」 3. 池子。《說文解字.水部》:「汪,一曰汪,池也。」《左傳.桓公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晉.杜預.注:「汪,池也。」《西遊記》第四二回:「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開。」 4. 擬聲詞。形容狗叫聲。如:「那隻狗突然汪的一聲,嚇壞了路人」、「那兒有隻小狗正汪汪的叫個不停。」《董西廂》卷六:「恰拈了冠兒,鬆開裙帶,汪汪的狗兒吠,順風聽得喊聲一派。」 5. 量詞。用於計算停聚一處之液體。如:「一汪秋水」、「一汪血」。《紅樓夢》第六二回:「荳官回頭看了一看,果見旁邊一汪積雨,香菱的半扇裙子都汙濕了。」 6. 姓。如春秋魯有汪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