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897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槀(槁)也。从木,古聲。《夏書》曰:「唯箘輅枯。」木名也。(苦孤切) |
字樣說明 | 左半「木」豎筆不鉤,右捺改作點;右半作「古」︰上作「十」,下接於「口」,寫法參「古」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kū |
釋 義 | 1. 枯槁,草木失去生機。如:「草木榮枯」。《說文解字.木部》:「枯,槁也。」唐.李白〈蜀道難〉詩:「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元.馬致遠〈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2. 乾、乾涸。如:「枯井」、「海枯石爛」。《莊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五九:「眾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3. 憔悴、瘦瘠。《正字通.木部》:「凡植物不再榮,人身體毀瘠者皆曰枯。」《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後漢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袁安》:「魂魄飛揚,形容已枯。」 4. 油料作物經榨油後剩餘之渣滓,多製成餅狀,供飼料、肥料之用。如:「茶枯」、「油枯」。 5. 中醫上稱半身不遂之病為「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