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𣊴󲩼󲩷󲩿󲩵󲩹𣋳󲩺𣋴󲩾󲩶󲩸󲩴󲩲

說 明

正  字 A01821 日-11-15
說文釋形 大徐本:
手寫字,晞也。从日,从出,从奴〔B00998〕,从米。手寫字,古文手寫字,从日,麃聲。(薄報切)
手寫字,疾有所趣也。从日、出,手寫字、廾之。(薄報切)
段注本:
手寫字,晞也。从日、出、手寫字、米。手寫字,古文手寫字,从日,手寫字聲。(《玉篇》步卜切。《五經文字》捕沃切。《廣韻》蒲木切。《大徐》薄報切,非也)
手寫字,疾有所趣也。从日、出,夲、廾之。(薄報切)
字樣說明 此字對應《說文解字》篆文有二,「日部」:「手寫字」,晞也。从日、出、廾、米。即後起之「曝」字。「夲部」:「手寫字」,疾有所趣也。从日、出、夲、廾之。段玉裁注云:「按此與手寫字二篆形義皆殊,而今隸不別。此篆主謂疾,故為夲之屬;手寫字主謂日晞,故為日之屬。」二篆本別,後隸皆作「暴」,楷書寫法:「日」下作「共」,末二筆改撇、捺,下作一豎鉤,左作點、挑,右作撇、點,皆不接豎鉤筆。「曝」、「瀑」、「爆」等字偏旁同此。「謈」(B04716)字寫法亦參此。音ㄆㄨˋ時,本典兼收「暴」為「曝」之異體字。
注  音 ㄅㄠˋㄆㄨˋ
漢語拼音 ㈠bào ㈡pù
釋  義

ㄅㄠˋ

1. 急遽、猛烈。如:「暴雨」、「暴飲暴食」。《說文解字.夲部》:「曓,疾有所趣也。」《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漢.鄭玄.箋:「暴,疾也。」《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行秋令,則民大疫,疾風暴雨數至,藜莠蓬蒿並興。」

2. 急躁。《董西廂》卷二:「不緊不慌,不驚不怕,不忙不暴。」《儒林外史》第一回:「又想恐怕危老師說他暴躁,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

3. 殘酷兇惡。如:「殘暴」、「暴虐」。《荀子.臣道》:「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

4. 欺凌。《莊子.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荀子.性惡》:「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

5. 空手搏鬥。《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漢.毛亨.傳:「徒博曰暴虎。」《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6. 毀壞、蹧蹋。如:「暴殄天物」。《淮南子.泰族》:「逆天暴物,則日月薄蝕,五星失行。」《紅樓夢》第四八回:「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

7. 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水滸傳》第二九回:「一身紫肉橫生,幾道青筋暴起。」《紅樓夢》第六○回:「平白我說你一句兒,或無心中錯拿了一件東西給你,你倒會扭頭暴筋,瞪著眼,敦摔娘。」

8. 姓。戰國韓有暴鳶,漢代有暴勝之。

ㄆㄨˋ

1. 晒。同「曝」。《說文解字.日部》:「暴,晞也。」《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聶政》:「韓取聶政屍暴於市,購問莫知誰子。」

2. 顯露。《呂氏春秋.孟秋紀.禁塞》:「以至於今之世,為之愈甚,故暴骸骨無量數,為京丘若山陵。」宋.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

⇒「曝」之異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