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 正 字 | A01769 |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 |
| 字樣說明 |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 」,从 ,奇聲。楷書寫法:左半「方」之橫折鉤起筆不觸上橫;右半上作一撇、一橫,右下作「奇」:上「大」之捺筆改頓點;下「可」之末筆鉤起。寫法參「 」(C04746)字、「奇」字。「檹」(B01875)字偏旁同此。 |
| 注 音 | |
| 漢語拼音 | yǐ |
| 釋 義 | 「旖旎」: 1. 輕盈柔順。段注本《說文解字.㫃部》:「旖,旖施,旗皃(貌)。」清.段玉裁.注:「(旖旎)《楚辭.九辨》〈九歎〉則皆作旖旎。…本謂旌旗柔順之皃(貌),引申為凡柔順之偁。」《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紛容蕭蔘,旖旎從風。」唐.李白〈愁陽春賦〉:「蕩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 2. 溫柔嫵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體態輕盈,丰姿旖旎。」 3. 盛多。《楚辭.宋玉.九辯》:「竊悲夫薏華之曾敷兮,紛旖旎乎都房。」《楚辭.劉向.九歎.惜賢》:「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


,旗旖施也。从
,竒聲。(於离切)
,旖施,旗皃(貌)。从
,奇聲。(於离切)
」,从
,奇聲。楷書寫法:左半「方」之橫折鉤起筆不觸上橫;右半上作一撇、一橫,右下作「奇」:上「大」之捺筆改頓點;下「可」之末筆鉤起。寫法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