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𢱼󲓈󲓆

說 明

正  字 A01626 手-09-12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攘也。从手,咠聲。一曰手箸胸曰揖。(伊入切)
段注本:手寫字,攘也。从手,咠聲。一曰手箸匈(胸)曰揖。(伊入切)

字樣說明 左半作「扌」,末筆斜挑;右半作「咠」:上作「口」,下作「耳」,下橫筆向右穿右豎筆,寫法參「咠」(B00325)字、「戢」字。
注  音 ㄐㄧˊ
漢語拼音 ㈠yī ㈡jí
釋  義

㈠一

1. 拱手行禮。如:「揖客」、「長揖不拜」。《說文解字.手部》:「揖,攘也。一曰手箸胸曰揖。」《尚書.康王之誥》:「群公既皆聽命,相揖趨出。」《史記.卷四.周本紀》:「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

2. 辭讓、謙讓。《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揖大福之恩,事事謙退。」《水滸傳》第九九回:「相見已畢,盧俊義公孫勝上坐。」

3. 挾,兩手夾持。《尚書大傳.卷三.略說》:「八十者杖於朝,見君揖杖。」明.張居正〈送黃將軍〉詩:「東市駿馬北市韉,酒酣笑揖黃金鞭。」

ㄐㄧˊ

聚合。通「輯」。《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普天之下,摶心揖志。」《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揖五瑞,擇吉月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