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577 |
---|---|
說文釋形 | 「捆」《說文》不錄。 |
字樣說明 | 左半作「扌」,末筆斜挑;右半作「困」:「囗」中作「木」,中豎不鉤,末筆作頓點,寫法參「困」字。 |
注 音 | ㈠ |
漢語拼音 | ㈠kǔn ㈡gǔn ㈢hún |
釋 義 | ㈠ 1. 用繩子拴綁。如:「捆綁」。《玉篇.手部》:「捆,取也。纂組也。」《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貨志三》:「領運等官,捆打革職,帶罪督押。」《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叫人將那四隻皮箱,一包裹銀子,依舊還是藍袱裹緊,藍帶井字捆得堅固。」 2. 編織時擊打,使堅固結實稱為「捆」。《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漢.趙岐.注:「捆,猶叩椓也,織履欲使堅,故叩之也。」宋.蘇軾〈僧清順新作垂雲亭〉詩:「空齋臥蒲褐,芒屨每自捆。」 3. 量詞。計算成束物件之單位。如:「一捆木柴」、「兩捆報紙」。《鏡花緣》第七四回:「紫芝走來,兩手撮了一捆箭。」《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那夥人便把苧麻亂拋過船來,王生與船家,慌忙併疊,不及細看,約莫有二三百捆之數。」 ㈡ ⇒「㨡」之異體。 ㈢ ⇒「㨡」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