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453 |
---|---|
說文釋形 | 「懇」《說文》不錄,見於《說文》新附。 《說文》新附: ![]() |
字樣說明 | 上半作「貇」:上半作「貇」,左「豸」末無撇、捺,與「豕」不同;右作「艮」,末二筆撇不穿捺,且因在「心」上,末捺改頓,寫法參「貇」(C13509)字、「墾」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kěn |
釋 義 | 1. 真誠。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懇,悃也。」《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海恭王彊》:「(東海恭王)彊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唐.韓愈〈論佛骨表〉:「無任感激,懇悃之至。」 2. 請求。《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唐.岑參〈行軍〉詩二首之一:「胡雛尚未滅,諸將懇征討。」《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