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411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 段注本: ![]() ![]() |
字樣說明 | 「忄」旁右作「![]()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yùn |
釋 義 | 1. 發怒、怨恨。《說文解字.心部》:「慍,怒也。」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慍,怨也。」《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憤馮亭之不遂兮,慍去疾之遭惑。」 2. 鬱結。《集韻.上聲.隱韻》:「慍,心所薀積也。」《黃帝內經素問.卷六.玉機真藏論》:「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 |
A01411
慍正 字 | A01411 |
---|---|
說文釋形 | 大徐本:![]() 段注本: ![]() ![]() |
字樣說明 | 「忄」旁右作「![]()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yùn |
釋 義 | 1. 發怒、怨恨。《說文解字.心部》:「慍,怒也。」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慍,怨也。」《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憤馮亭之不遂兮,慍去疾之遭惑。」 2. 鬱結。《集韻.上聲.隱韻》:「慍,心所薀積也。」《黃帝內經素問.卷六.玉機真藏論》:「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