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0180 |
---|---|
說文釋形 | ,假也。从人,昔聲。(資昔切) |
字樣說明 | 右半作「昔」︰上作兩橫、兩豎,下橫較長;下作「日」,寫法參「昔」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jiè |
釋 義 | 1. 假托、利用。如:「借題發揮」。《說文解字.人部》:「借,假也。」《老殘遊記》第五回:「我當初恨他報案,毀了我兩個弟兄,所以用個『借刀殺人』的法子,讓他家吃幾個月官事,不怕不毀他一兩千弔錢。」清.管同〈范增論上〉:「陳涉、吳廣之起也,詐稱扶蘇與項燕。燕固楚將,而扶蘇親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豈民所樂從者!」 2. 倚靠、憑藉。如:「借重」。《左傳.襄公四年》:「鄫無賦於司馬,為執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狹,闕而為罪,寡君是以願借助焉。」唐.韓愈〈與鳳翔刑尚書書〉:「布衣之士,身居窮約,不借勢於王公大人,則無以成其志。」 3. 幫助。《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其在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姦,掘塚鑄幣,任俠並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其實皆為財用耳。」《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雲傳.朱雲》:「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 4. 將財物暫時給予他人使用。如:「這支筆借你用一下。」《論語.衛靈公》:「有馬者借人乘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張亦失館,度歲艱難,商於余,即以余貲二十金傾囊借之。」 5. 暫時向人告貸財物。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左傳.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借人典籍,皆須愛護。」《西遊記》第二○回:「適至寶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萬祈方便方便。」 6. 讚許。《字彙.人部》:「借,推獎也。」《隋書.卷二五.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優借朝士。」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慈仁慇勤,誠嘉於心,此不可以虛辭借也。」 7. 假使、假設。漢.賈誼〈過秦論〉:「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唐.元稹〈遣病〉詩:「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