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𥃘䘗󱻿

說 明

異 體 字 A01304-001 巾-11-14
內  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微韻.徽字》引〈吳禪國山碑〉。

中華字海.彳部》。

研訂說明
注  音 ㄏㄨㄟ
漢語拼音 huī
研 訂 者 周小萍
內  容

手寫字」為「徽」之異體。《說文解字.糸部》篆作「手寫字」,云:「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從糸微省聲。許歸切」。又《說文解字.巾部》篆作「手寫字」,云:「幟也,以絳微帛箸於背。從巾微省聲。《春秋傳》曰:揚手寫字者公徒。許歸切」。

《集韻.平聲.微韻》手寫字,通作徽。《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微韻》手寫字,注云:「按《左傳》揚徽者公徒也。《說文》引作手寫字,是手寫字為正字」。此見手寫字、徽通用之例。又《字彙.巾部》、《正字通.巾部》手寫字,注文中均引《王莽傳》:殊手寫字幟。另見於《康熙字典.巾部》手寫字,注引:「《前漢王莽傳》:殊徽幟。」此又徽、手寫字通用之例也。《古今正俗字詁》分釋此「手寫字手寫字」二字云:「……皆有手寫字識,而手寫字字各書均作手寫字,識又作幟,幟固俗字,手寫字亦誤。蓋手寫字字亦自有嫥義也。……其本義不與手寫字通,蓋今之手寫字章,亦即古之手寫字識也」。而今《中華字海.彳部》收手寫字同徽。據所徵引文獻,可知「徽」、「手寫字」雖各有其字之本義,然各書均亦通用,且手寫字幟之標誌、符號,皆作徽識、徽章。知以徽代手寫字,通行既久,乃多合用,故今收「手寫字」為「徽」之異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