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0161 |
---|---|
說文釋形 | ,習也。从人,谷聲。(似足切) |
字樣說明 |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从人,谷聲。楷書寫法,右半作「谷」:上二筆不相接,三、四兩筆相接,寫法參「谷」字。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sú |
釋 義 | 1. 風尚習慣。如:「禮俗」、「風俗」。《說文解字.人部》:「俗,習也。」《禮記.曲禮上》:「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孝經.廣要道章》:「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2. 世人、一般人。漢.楊惲〈報孫會宗書〉:「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虞翻》:「性不協俗,多見謗毀。」 3. 平凡、平庸,與「賢」相對。三國蜀.諸葛亮〈表廢廖立〉:「國家不任賢而任俗吏。」唐.白居易〈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詩:「欲期明日東鄰醉,變作騰騰一俗夫。」 4. 大眾化、淺近。如:「俗語」、「俗諺」。《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 5. 粗鄙,與「雅」相對。《孔子家語.卷一○.曲禮子貢問》:「衛鄙俗不習喪禮,煩吾子辱相焉。」《西遊記》第二五回:「師父,適間言語粗俗,多有衝撞,莫怪,莫怪。」 6. 佛教所稱塵世。如:「俗緣」。《宋書.卷七一.列傳.徐湛之》:「時有沙門釋惠休……,世祖命使還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