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𧖑

說 明

正  字 A01258 弓-08-11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蚚也。从虫,弘聲。手寫字,籀文强,从手寫字,从彊。徐鍇曰:「弘與强聲不相近,秦刻石文从口。疑从籀文省。」(巨良切)
段注本:手寫字,蚚也。从虫,手寫字聲。手寫字,籀文強,从手寫字,从彊。(巨良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从虫,弘聲。楷書寫法:右上作「厶」,不作「口」。「漒」(B02242)、「繈」(B03444)、「襁」(B04553)、「鏹」(B05431)等字偏旁同此。

注  音 ㄑㄧㄤˊㄑㄧㄤˇㄐㄧㄤˋ
漢語拼音 ㈠qiáng ㈡qiǎng ㈢jiàng
釋  義

ㄑㄧㄤˊ

1. 蟲名。指長於米穀中之小黑蟲。《說文解字.虫部》:「強,蚚也。」《玉篇.虫部》:「強,米中蠹小蟲。」

2. 健壯、盛大、有力。如:「強壯」、「強勢」。《廣韻.平聲.陽韻》:「強,健也。」《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息夫躬》:「卑爰疐強盛,居彊煌之地,擁十萬之眾。」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賦〉:「外強中乾,精氣內傷。」

3. 剛毅、堅毅。如:「頑強」。《孟子.告子下》:「樂正子強乎?」《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

4. 加強、奮發。如:「強身」。《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晉.潘岳〈西征賦〉:「勵疲鈍以臨朝,勗自強而不息。」

5. 堅硬。漢.王充《論衡.狀留》:「後彼春榮之木,其材強勁,車以為軸。」

6. 橫暴。如:「強盜」。《廣韻.平聲.陽韻》:「強,暴也。」《荀子.富國》:「事強暴之國難,使強暴之國事我易。」《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買得好馬三百餘匹,回至沛縣界首,被強寇劫去一半。」《紅樓夢》第一一二回:「和眾強徒打了照面,各自分頭奔南海而去。」

7. 有威權勢力者。《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震於列強之船堅炮利,急須養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漢.趙壹〈刺世疾邪賦〉:「嫗手寫字名勢,撫拍豪強。」

8. 勝、優越。宋.張先〈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詞:「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9. 有餘、略多。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妾少誦楞嚴經,今強半遺忘。」

10. 姓。如清代有強行健。

ㄑㄧㄤˇ

1. 竭力、勉力。《集韻.上聲.養韻》:「強,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

2. 迫使。如:「勉強」、「強迫」。《孟子.離婁上》:「是由惡醉而強酒。」宋.梅堯臣〈五月二十四日過高郵三溝〉詩:「恐傷新人心,強制揩雙眸。」《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這原是他情願的事,又沒有那個強他。」

ㄐㄧㄤˋ

1. 堅韌、不柔順。《字彙.弓部》:「強,木強,不柔和也。」《淮南子.主術》:「木強而斧伐之。」《漢書.卷四二.張周趙任申屠傳.張蒼》:「周昌,木強人也。」

2. 固執、任性、不順從。如:「強脾氣」。《宋史.卷三六○.列傳.趙鼎》:「檜見之曰:『此老倔強猶昔。』」《西遊記》第六八回:「你這相貌稀奇,聲音不對,是那裡來的,這般村強!」

3. 僵硬、不靈活。《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一連喫了四五劑,口不歪了,只是舌根還有些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