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𠧄󱭬󱭫󱭱󱭩󱭮󷯵󱭰󱭴󱭭󱭯𩩃

說 明

正  字 A01196 干-10-13
說文釋形 「幹」《說文》不錄。
字樣說明 此字本為「榦」之俗字,字構當同「榦」,从倝聲,楷定左半上下「十」皆接「日」,右半上作「人」,下作「干」,寫法參「倝」(C00174)字、「榦」(B01807)字、「干」字、「乾」字。「澣」(B02291)字、「簳」(B03278)等字偏旁同此。「斡」、「翰」等字寫法亦參此。
注  音 ㄍㄢˋㄏㄢˊ
漢語拼音 ㈠gàn ㈡hán
釋  義

㈠ ㄍㄢˋ

1. 築牆時支於兩端之木。同「榦」。《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清.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知幹楨之克立也。」

2. 人或事物之主體。如「軀幹」。《樂府詩集.卷八五.雜歌謠辭三.隴上歌》:「隴上壯士有陳安,軀幹雖小腹中寬。」唐.白居易〈廬山桂〉詩:「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3. 主要的。如:「幹道」、「幹線」、「幹部」。

4. 才能、器量。如:「才幹」。《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胡綜傳.胡綜》:「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又沒才幹,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就只會一味瞎小心。」

5. 事情。《水滸傳》第一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裡?」《老殘遊記》第七回:「你老貴姓?來此有何貴幹?」

6. 從事、營求。《三國演義》第九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西遊記》第二三回:「師父忒不會幹事,把話通說殺了。」

7. 僕役、差役。《水滸傳》第一七回:「隨即押了一紙公文,著一個府幹,親自齎了。」《水滸傳》第六一回:「一應裡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著四五十個行財管幹。」

8. 姓。如宋代有幹沖。

㈡ ㄏㄢˊ

井四周之圍欄。通「韓」。《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