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162 |
---|---|
說文釋形 | ,枲織也。从巾,父聲。(博故切) |
字樣說明 |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枲織也。从巾,父聲。楷書寫法:上作一橫、一撇;下「巾」左觸撇,中豎不接上橫筆。「佈」、「怖」、「鈽」等字偏旁同此。「希」字寫法亦參此。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bù |
釋 義 | 1. 古指麻、棉等織品,與絲織之「帛」有別,後則通稱為「布」。如:「棉布」、「麻布」、「綢布」、「帆布」。《說文解字.巾部》:「布,枲織也。」《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荀子.榮辱》:「故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2. 如布之物。如:「塑膠布」、「砂布」、「紙尿布」、「菜瓜布」。 3. 古代錢幣。《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漢.毛亨.傳:「布,幣也。」《史記.卷三○.平準書》:「虞夏之幣……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么布、小布……是為布貨十品。」 4. 宣告。《周禮.夏官.訓方氏》:「正歲則布而訓四方。」漢.鄭玄.注:「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惡。」《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5. 陳述。《左傳.成公十三年》:「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南史.卷六一.列傳.陳伯之》:「聊布往懷,君其詳之。」 6. 陳設。如:「布局」、「布防」、「布線」、「布雷」。《書經.康王之誥》:「皆布乘黃朱。」漢.孔安國.傳:「諸侯皆陳四黃馬朱鬣以為庭實。」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雖除舊布新,而斯風未殄。」 7. 散布。《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單于既入漢塞……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三國演義》第八○回:「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 8. 姓。如元代有布景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