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異 體 字 A01144-007 嵒 山-09-12 內 容 〔關鍵文獻〕《龍龕手鏡.山部》。 ⇒「喦」之異體。 #「嵒」另兼正字。 研訂說明 注 音 ㈡ㄧㄢˊ ㈠⑴ㄋㄧㄝˋ ⑵ㄧㄢˊ #ㄧㄢˊ 漢語拼音 ㈡yán ㈠⑴niè ⑵yán #yán 研 訂 者 季旭昇 內 容 ㈡「嵒」為「巖」之異體。《說文解字.山部》:「:岸也。從山、嚴聲。」其異體或作「嵒」,見《龍龕手鏡.山部》:「岩:古。嵒:《玉篇》同。巖:五銜反。峰也、險也、峻也、崿也。三。」按:「嵒」字最早見甲骨文,則《校正甲骨文編.卷九.七》引「」(前七.七.二),或以為前一形即《說文解字.品部》之「喦」,引「」(簠地.三0),音尼輒切,ㄋㄧㄝˋ,義為:「多言也、從品相連,《春秋傳》曰:『次于喦北。』讀與聶同。」此與「巖」音義均不同,《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00八五三號收為次常用字;後一形即段注本《說文解字.山部》之「嵒」,音五咸切,ㄧㄢˊ,義為:「山巖也。從山、品聲。讀若吟。」此義與「巖」之「岸也」相近,故《龍龕手鏡.山部》以為「巖」之異體,可從。#「嵒」另兼正字。㈠⇒「喦」之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