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A01136 嶇 山-11-14 說文釋形 「嶇」《說文》作「」。大徐本:,也。从,區聲。臣鉉等曰:「今俗作崎嶇,非是。」(豈俱切)段注本:,也。从,區聲。(豈俱切) 字樣說明 右半作「區」︰「匸」之折筆處為圓筆,中作「品」,寫法參「區」字。 注 音 ㄑㄩ 漢語拼音 qū 釋 義 1. 「崎嶇」:⑴ 山路艱險峻峭,高低不平。《廣韻.平聲.虞韻》:「嶇,崎嶇。」《集韻.平聲.支韻》:「崎,崎嶇,山險。」《字彙.山部》:「嶇,崎嶇,山路不平。」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三國演義》第三三回:「但見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⑵ 比喻處境艱難。《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彊國之閒,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及李傕、郭汜之亂,彪盡節衞主,崎嶇危難之間,幾不免於害。」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2. 「嶇嶔」:形容山勢險峻。漢.王褒〈洞簫賦〉:「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南朝宋.范曄〈樂遊應詔〉詩:「遵渚攀蒙密,隨山上嶇嶔。」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焉得輟雨足,杖藜出嶇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