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𧼛

說 明

異 體 字 A00138-003-2 辵-08-12
內  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咍韻》。



⇒「徠」之異體
#「逨」另兼正字
研訂說明
注  音 ㄌㄞˊ ㈡⑴ㄌㄞˊㄌㄞˋ #⑴ㄌㄞˊㄌㄞˋ
漢語拼音 ㈠lái ㈡⑴lái ⑵lài #⑴lái ⑵lài
研 訂 者 季旭昇
內  容

手寫字」為「來」之異體。《說文解字.來部》:「手寫字、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刺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隸定作「來」。字或作「手寫字」,此形最早見《手寫字觶》(《金文編》),作「手寫字」、《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五.二一》引〈三體石經〉作「手寫字」。又見《集韻.平聲.咍韻》,注云:「郎才切。《說文》:『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引《詩》『詒我來麰』,亦姓。古從彳、從辵、從走。」自古文字至《集韻》,皆明謂「手寫字」為「來」之異體字。以字形言,「手寫字」與「徠」皆為「來」之累增分化字,皆承「來」字之「來往」義,故或從「彳」、或從「辵」,可以通用。《次常用字表》以為次常用字。惟字書所見「手寫字」有四義,一為「來」之異體;二為「就也」,見《玉篇.來部》:「手寫字,就也。」三為至也,亦見《玉篇.來部》;四為「勞也」,見《集韻.平聲.咍韻》:「勅,《說文》『勞也』,亦作手寫字。」音ㄌㄞˋ。其第一義以「手寫字」為「來」之異體,與其它三義並不相涉。今據定為「來」之異體字,音ㄌㄞˊ

#「逨」另兼正字

⇒「徠」之異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