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正 字 | A01015 |
---|---|
說文釋形 | 「官」《說文》作「![]() 大徐本: ![]() ![]() ![]() 段注本: ![]() ![]() ![]() |
字樣說明 | 此字段注本《說文解字》篆形作「![]() ![]() ![]() ![]()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guān |
釋 義 | 1. 於政府機關擔任公職之人。如:「縣官」、「法官」、「貪官汙吏」。《說文解字. 2. 職位、官職。如:「辭官歸隱」。《周禮.天官.序官》:「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漢.王充《論衡.命祿》:「智慮深而無財,才能高而無官。」 3. 指官署或宦吏之居處。《論語.子張》:「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禮記.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4. 任命、授職。《禮記.學記》:「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漢.曹操〈論吏士行能令〉:「故明君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 5. 任職。《禮記.雜記下》:「管仲死,桓公使為之服。官於大夫者之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 6. 屬於國家、政府者。如:「官倉」、「官方說法」。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春秋三十有八,七年五月三日,薨於建康官舍。」《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雖說他在外洋留學,人家留學的有官費的,有自費的,官費的還好,自費的卻是苦不堪言。」 7. 對人之尊稱。《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看官,則今日聽我說珍珠衫這套詞話,可見果報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個榜樣。」《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那老爹道:『客官,你行路的人,誰家頂著房子走?借住不妨。』」 8. 生物體中負責某種獨立機能之組織。如:「器官」、「感官」、「五官」。《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呂氏春秋.仲春紀.貴生》:「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芬香,口雖欲滋味,害於生則止,在四官者。」 9. 姓。如宋代有官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