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體字

󶠈A04476-004𦓔𩂉󶠉

研訂瀏覽

異 體 字 A04476-001 𩂉 雨-04-12
注  音 ㄒㄩㄖㄨˊ
漢語拼音 ⑴xū ⑵rú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手寫字」為「需」之異體。「需」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雨部》:「手寫字,䇓也,遇雨不進,止䇓也。從雨而聲。」段注本《說文解字.雨部》:「手寫字,䇓也,遇雨不進,止䇓也,從雨而。」則篆文其下從「而」是也,然「需」之金文,「孟鼎」作「手寫字」,「伯公父手寫字」作「手寫字」(俱見容庚《金文編.卷一一》),其下從「天」明矣。「手寫字」始見《四聲篇海.雨部》、《字彙補.雨部》、《康熙字典.雨部》、《中文大辭典.雨部》均以為「古文『需』字」,審之全文,信然,故可收。

異 體 字 A04476-002 𦓔 而-06-12
注  音 ㄒㄩˊ
漢語拼音 xū #ér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𦓔」為「需」之異體。「需」,大徐本《說文解字.雨部》:「從雨而聲。」段注本:「從雨而。」非從「二而」明矣。「𦓔」字始見《龍龕手鑑.而部》,以為「需」之俗字,《字彙.而部》亦云:「同『需』。」此恐是「雨」與「而」形近而誤也,故《集韻.平聲.虞韻》已辨其非曰:「俗作『𦓔』,非是。」《正字通.而部》從之曰:「舊註同『需』。按:《六書統》:『𦓔,連繫也,從二而。而,髠囚也。髠者,眾而連繫之也。人之切。』據此說,『𦓔』與『需』音義別。」以「𦓔」為「需」之異體,乃因形近而混二字為一,於字書有據,故可收。



#「𦓔」另兼正字
異 體 字 A04476-003 󶠈 火-08-12
注  音 ㄒㄩㄖㄨˊ
漢語拼音 ⑴xū ⑵rú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手寫字」為「需」之異體。「需」字其上從雨,其下從而,與「手寫字」之形構不類。「手寫字」字僅見於《經典文字辨證書.雨部》,為「需」之俗體,二者形構相去遠甚,求之書法筆勢之易,或可得其說。「需」,祝允明草書作「手寫字」(《草書大字典.雨部》),又《草字彙》有作「手寫字」(《中文大辭典》引),觀其筆畫縱橫連斷之勢,其上訛為「𤰔」,其下訛作「手寫字」,不無可能,則《經典文字辨證書》以之為俗體,或亦可從,姑收之。

異 體 字 A04476-004 A04476-004 而-03-09
注  音 ㄒㄩㄖㄨˊㄖㄨㄢˇ
漢語拼音 ⑴xū ⑵rú #ruǎn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耎」為「需」之異體。「需」,大徐本《說文解字.雨部》:「䇓也,遇雨不進止䇓也。從雨而聲。」(段注本作「從雨而」)「耎」字亦見《說文解字.大部》:「稍前大也,從大而聲。」二字實音同義別也。《集韻.上聲.𤣔韻》「手寫字輭軟需濡」條下曰:「柔也,或從耎、從欠,亦作需、濡,通作耎。」又《字彙.而部》引楊升菴曰:「古篆軟硬之軟,畏懦之懦,老嫩之嫩,皆作『耎』。」據此可知:「軟」、「需」、「懦」、「耎」諸字所以相通用者,以其假借故也。字書既以假借為異體,傳之已久,故可收。

◎「手寫字」,今標準字體作「耎」。



#「耎」另兼正字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