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瀏覽
異 體 字 | A03985-001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nǎn |
研 訂 者 | 金周生 |
內 容 | 「」為「赧」之異體。赧,《說文解字.赤部》:「,面慙赤也。從赤,聲。周失天下於赧王。」《集韻.上聲.潸韻》「」下注云:「乃版切。《說文》面慙赤也。周失天下於王。」音、義與「赧」同。《字彙.心部》「」下云:「同。」而同書赤部「」下云:「俗赧字。」而《正字通.心部》「」下則云:「赧字之訛。舊註同赧,誤。」《重訂直音篇.卷二.心部》「」下云:「乃版切,並赧同。」按:字形構不明,或由從心、聲之「」字訛變而來。《字彙》以為「赧」之俗體,可信,「」當為「赧」之異體字。 |
異 體 字 | A03985-002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nǎn |
研 訂 者 | 金周生 |
內 容 | 「」為「赧」之異體。赧,《說文解字.赤部》:「,面慙赤也。從赤,聲。周失天下於赧王。」《玉篇.心部.字》收「」字,注云:「女版切。俗赧字。」《四聲篇海.心部》說同。《正字通.心部》「」下云:「俗赧字。《小爾雅》面赤愧曰,從心作,非。」按:字從心、聲,字從赤皮,其義正與「赧」同,為後起會意字。《玉篇》以「」為「赧」之俗體,故「」當為「赧」之異體字。 |
異 體 字 | A03985-003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nǎn |
研 訂 者 | 金周生 |
內 容 | 「」為「赧」之異體。赧,《說文解字.赤部》:「,面慙赤也。從赤,聲。周失天下於赧王。」《四聲篇海.皮部》收「」字,注云:「奴板切。與同。」「」下云:「奴版切。慙而面赤,本作赧。」《康熙字典.備考.皮部》「」下云:「《海篇》與同。」《漢語大字典.皮部》「」下云:「同。《改併四聲篇海.皮部》引《俗字背篇》,與同。」按:「」為「赧」之異體,「」或由「」之形訛而成。文獻既多收「」形,故「」當為「赧」之異體字。 |
異 體 字 | A03985-004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nǎn |
研 訂 者 | 金周生 |
內 容 | 「」為「赧」之異體。赧,《說文解字.赤部》:「,面慙赤也。從赤,聲。周失天下於赧王。」《龍龕手鑑.赤部》收「」,注云:「尼板反。面慙也,愧也,面赤也。」其正字作「」。《玉篇.皮部》「」下亦云:「本作。」《集韻.上聲.潸韻》「」下云:「……《說文》面慙赤也。……或從皮。」《字彙.赤部》下云:「俗字。」按:字若從赤皮以示面赤,則為後起會意字;字亦可能為「」之形訛,以之「皮」小篆作,赧之「𠬝」小篆作,因形近,楷化後形訛而有別也。文獻言「」之正體作「赧」,故「」當為「赧」之異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