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瀏覽
異 體 字 | A03776-001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觀」,段注本《說文解字.見部》作「」,云:「諦視也。從見,雚聲。」段注本《說文解字.見部》:「,古文觀,從囧。」《字彙..目部》:「,古觀字。」《正字通.目部》:「,古文觀字。」按,「」即古文「」之楷變,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02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字彙補.目部》:「,與觀同。」《康熙字典.目部》、《中文大辭典.目部》、《漢語大字典.目部》、《中華字海.目部》均從之。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今標準字體作「𥍕」。 |
異 體 字 | A03776-003-1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guā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康熙字典.見部》:「觀,古文。」又竹部:「,《集韻》:『觀,古作。』」《中文大辭典.竹部》:「,觀之古字。《集韻》:『觀,古作。』」《漢語大字典.竹部》:「,同觀。《集韻.桓韻》:『觀,古作。』」按:以上三書皆引《集韻》:「觀,古作。」然《集韻.平聲.桓韻》:「,古作。」(顧氏補刊本,「」作「觀」。)字本作「」,與《康熙字典.竹部》所引作「」者,字形有異,而《中文大辭典.竹部》、《中華字海.竹部》皆承《康熙字典》之誤,故「」仍可收為「觀」之異體。又按:此形《集韻.平聲.桓韻》音「沽丸切」,今讀ㄍㄨㄢ。 |
異 體 字 | A03776-004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集韻.平聲.桓韻》:「觀,視也。古作。」《康熙字典.竹部》、《中文大字典.竹部》、《漢語大字典.竹部》、《中華字海.竹部》均從之。按,段注本《說文解字.見部》:「,古文觀,從囧。」「」楷定作「」,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05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宋元以來俗字譜.見部》引〈古今雜劇〉作「」。《漢語大字典.見部》、《中華字海.見部》均從之。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07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覌」為「觀」之異體。《宋元以來俗字譜.見部》引〈白袍記〉、〈東牕記〉、〈金瓶梅〉、〈嶺南逸事〉作「覌」。《俗書刊誤.平聲.寒韻》:「觀,俗作覌。」故「覌」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08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字彙補.見部》:「,與觀同。」《康熙字典.備考.見部》、《中文大辭典.見部》、《漢語大字典.目部》、《中華字海.目部》等均從之。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09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碑別字新編.二十五畫》引〈魏道觀造玉象記〉、《敦煌俗字譜.見部》引中央圖書館所藏卷子第二十六卷、《宋元以來俗字譜.見部》引〈列女傳〉等均作「」。《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觀,俗作。」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10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觀」或從「」作「」。《集韻.平聲.桓韻》:「,視也。」此形亦見《增廣字學舉隅.卷三.韻辨輯略》、《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六畫》、《漢語大字典.見部》等。按,俗書「卝」多作「艹」,故「雚」作「」,而「觀」亦從「」作「」。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
異 體 字 | A03776-037 |
---|---|
注 音 | ⑴ |
漢語拼音 | ⑴guān ⑵guàn |
研 訂 者 | 林炯陽 |
內 容 | 「」為「觀」之異體。《字彙補.隹部》:「,《玉篇》與同。」按,「」古文「觀」字。段注本《說文解字.見部》:「,古文觀,從囧。」是「」蓋古文「」之楷定。故「」可收為「觀」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