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瀏覽
異 體 字 | A03689-001 |
---|---|
注 音 | |
漢語拼音 | ruǎn #ruǎn |
研 訂 者 | 蔡信發 |
內 容 | 「蝡」為「蠕」之異體。「蠕」字見《廣韻.上聲.準韻》,以為「蝡」之或體。 「蝡」字之篆文,段注本《說文解字.虫部》曰:「動也。從虫耎聲。」(大徐本篆文作「」)按:《說文》有「蝡」無「蠕」,「蠕」者乃因形近而訛之後起俗字也。段玉裁於《說文解字.人部》「偄」字下注曰:「古音耎聲本在元寒部而入歌戈部,需聲本在侯部而入虞部,分別劃然……自唐『耎』已訛『需』。」於心部「愞」字下亦曰:「『需』、『耎』二聲,古分別畫然,需聲在古音四部,人于切;耎聲在古音十四部,乃亂切,而自張參以來,改『耎』為『需』,不能諟正。」說是。今既以後起通行之「蠕」為正,則本形之「蝡」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蝡」另兼正字。 |
異 體 字 | A03689-002 |
---|---|
注 音 | ㈠⑴ |
漢語拼音 | ㈠⑴rú ⑵ruǎn ㈡rú |
研 訂 者 | 金周生 |
內 容 | ㈠ 「」為「蠕」之異體。蠕,《說文解字.虫部》:「,動也。從虫、耎聲。」《漢隸字源.上聲.準韻.蠕字》引〈成陽令唐扶頌〉「蠕」作「」,《隸辨.上聲.軫韻》收「」字,其下按云:「《說文》作蝡。《廣韻》云:或作蠕。」《龍龕手鑑.䖝部》收「」,以為通「蠕」字。《康熙字典.虫部》「」下云:「《字彙補》與蠕同,國名。……按:即蠕字之訛。」按:「」字初見於漢隸,《康熙字典》以為即由「蠕」形訛變而來,其說可信,文獻既多言「」「蠕」音義相同,故「」當為「蠕」之異體字。 ㈡ ⇒「蝡」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