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𤍛󳟨𤎬𤏻󳟭󳟩󳟧󳟪

研訂瀏覽

異 體 字 A02454-001 𤍛 火-11-15
注  音 ㄒㄧㄝˋ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㈠xiè ㈡xiè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又部》「燮」下云:「和也。從言又,炎聲。讀若溼。手寫字籀文燮,從手寫字。」《康熙字典.火部》「手寫字」下按語云:「《說文解字.又部》燮字云:籀文作手寫字。」《漢語大字典.又部》「手寫字」下亦云:「同燮」,並引段注《說文》為說。蓋「手寫字」為「燮」之籀文楷化字形,故手寫字為燮之異體字。

⇒「𤏻」之異體

異 體 字 A02454-002 𤎬 火-12-16
注  音 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xiè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燮,段注本《說文解字.又部》:「和也。從言又、炎聲。讀若溼。手寫字籀文燮,從手寫字。」《字彙.火部》「手寫字」下云:「籀文燮字。」將「手寫字」視為籀文燮之楷化字。《正字通.火部》「手寫字」下則云:「俗手寫字字,籀文燮從又手寫字。」將「手寫字」視為「燮」之俗寫。《漢語大字典.又部》亦引《正字通》之說,以「手寫字」同燮字。依《字彙》之說,手寫字當由燮之籀文形體「手寫字」受「手寫字」形同化而成。故手寫字當為燮之異體字。

異 體 字 A02454-003 火-15-19
注  音 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xiè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燮,段注本《說文解字.又部》:「和也。從言又、炎聲。讀若溼。」《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加畫者》「燮」下云:「俗作手寫字。」《字彙.火部》「手寫字」下亦云:「俗燮字。」《正字通.火部》、《康熙字典.火部》、《漢語大字典.火部》等皆引《字彙》之說,以「手寫字」為「燮」之俗寫。故「手寫字」為「燮」之異體字。

異 體 字 A02454-004 火-15-19
注  音 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xiè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燮,《說文解字.又部》:「和也。從言從又炎。」又段注《說文解字.炎部》「手寫字」下云:「大孰也。從又持炎辛。辛者,物孰味也。」「燮」「手寫字」本二字,後混同,《字彙.火部》收「手寫字」字,注云:「俗燮字,見《文字指歸》。」《正字通.火部》「手寫字」下則云:「手寫字字之訛。舊註:俗燮字,見《文字指歸》,蓋未詳《說文》本有手寫字字,俗訛從火。」《漢語大字典.火部》「手寫字」下云:「同手寫字(燮)。」蓋「手寫字」本「手寫字」之俗寫,後「手寫字」「燮」二字混用,「燮」亦有作「手寫字」者,故「手寫字」當為「燮」之異體字。

異 體 字 A02454-005 󳟧 言-10-17
注  音 ㄒㄧㄝˋㄅㄧㄢˋ
漢語拼音 ㈡xiè ㈠biàn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又部》:「燮,和也。從言又,炎聲。讀若溼。」《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引〈魏元欽墓誌〉「燮」作「手寫字」。《龍龕手鑑.火部》以「手寫字」為「手寫字」之俗字,而「手寫字」正為「燮」之異體。《中華字海.火部》「手寫字」下云:「同燮。字見《龍龕》。」蓋「燮」或先訛變為「手寫字」,再變為「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等形,當都視為「燮」之異體字。

⇒「變」之異體

異 體 字 A02454-010 𤏻 火-13-17
注  音 ㄒㄧㄝˋ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xiè #xiè
研 訂 者 金周生
內  容

手寫字」為「燮」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又部》:「燮,和也。從言又、炎聲。讀若溼。手寫字籀文燮,從手寫字。」又段注本《說文解字.炎部》:「手寫字,大孰也。從又持炎辛。辛者,物孰味也。」《字彙.火部》「燮」下云:「悉協切,音屑,和也。……又熟也。」「手寫字」下云:「同上。」將「燮」「手寫字」二字字義合併,並視為異體。《正字通.火部》「手寫字」下亦云:「同燮。」《中華字海.又部》「手寫字」下亦云:「同燮。字見《正字通》。」蓋「燮」「手寫字」本二字,義異,因「燮」之籀文從「手寫字」,形與「手寫字」所從之「辛」相似,故後代有混同現象。「手寫字」當為「燮」之異體字。



#「𤏻」另兼正字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