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丁表號部首
更正原因
說明
[206]鼎部
18355
改形、增對應正字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據《字彙》、《正字通》增對應正字「貞」。
18356
改形
據原字表筆畫數改為標準字體。
18358
改列正字另兼異體
據《集韻》,另有獨立音義。
18359
刪除
與原字表02671重收。
[207]鼓部
18364
改形
據《龍龕手鑑》改為標準字體。
18368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正字通》改對應正字「鼕」。
18371
改列為正字
與原對應正字無關,具獨立之音義。
18377
改部首筆畫數
據CNS改筆畫數。
18381
改形
據《字彙》改為標準字體。
18382
改形
據《字彙》改為標準字體。
18383
改部首筆畫數、改形
筆畫數有誤。據《字彙補》改為標準字體。
18384
改部首筆畫數、改形
筆畫數有誤。據《正字通》改為標準字體。
18385
改部首筆畫數、改形
筆畫數有誤。據原字表筆畫數改為標準字體。
18386
改形
據《龍龕手鑑》改為標準字體。
18387
改形
據《四聲篇海》改為標準字體。
[208]鼠部
18389
改部首筆畫數
據CNS改筆畫數。
18397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CNS改對應正字「鼣」。
18398
改列為正字
具獨立之音義。
18401
改形
據《中華大字典》更正字形。
18409
改列正字另兼異體
據《玉篇》,另有獨立音義。
18411
改形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
18415
改形
據《字彙補》更正字形。
18419
增對應正字
據《字彙》增對應正字「鼣」。
18420
改形
據原字表筆畫數改為標準字體。
[209]鼻部
18432
刪一對應正字
文獻無據,刪對應正字「𪖚」。
18433
改部首筆畫數
筆畫數有誤。
18435
改對應正字、增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玉篇》、《字彙》改對應正字「嚏」。據《類篇》增對應正字「𪖣」。
[210]齊部
18449
增對應正字
據《廣韻》增對應正字「粢」。
18452
刪除
與罕用字03374重收。
18456
增對應正字
據《字彙補》、《康熙字典》增對應正字「資」。
[211]齒部
18458
刪除
與原字表06295重收。
18462
增對應正字
據《龍龕手鑑》增對應正字「齧」。
18463
增對應正字
據《集韻》、《正字通》增對應正字「齞」。
18470
改形
據《字彙補》更正字形。
18396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康熙字典》改對應正字「𪕊」。
18472
改部首筆畫數
筆畫數有誤。
18476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龍龕手鑑》、《字彙》改對應正字「𪗻」。
18488
改部首筆畫數、改形
筆畫數有誤。據《正字通》更正字形。
18490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正字通》改對應正字「齦」。
18494
改列正字另兼異體
屬聯綿詞之異形。
18507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CNS改對應正字「𪙌」。
18508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字彙》改對應正字「䶥」。
18519
改形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
18520
改部首筆畫數、改形
筆畫數有誤。據《康熙字典》更正字形。
18527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集韻》改對應正字「齰」。
18530
改列為正字
屬聯綿詞之異形。
18535
改形
據《康熙字典》更正字形。
18536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康熙字典》改對應正字「䶥」。
18538
增對應正字
據《集韻》增對應正字「𪘼」。
[212]龍部
18557
改形
據《新加九經字樣》改為標準字體。
18558
改形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
[213]龜部
18563
改形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
18565
改部首筆畫數
筆畫數有誤。
18574
改部首筆畫數
筆畫數有誤。
18575
改部首筆畫數
筆畫數有誤。
18576
改對應正字
原對應關係於文獻無據,據CNS改對應正字「鼉」。
18577
改形
據CNS改為標準字體。
[214]龠部
18579
增對應正字
據《廣韻》、《集韻》、《正字通》、《經典文字辨證書》增對應正字「䶴」。
18582
增對應正字
據《康熙字典》增對應正字「䶴」。
18583
增對應正字
據《字彙補》、《康熙字典》、《中文大辭典》、《漢語大字典》增對應正字「䶴」。
18586
改部首筆畫數
據CNS改筆畫數。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