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𧗵𧗿

說 明

正  字 A02551 玄-06-11
說文釋形 大徐本:手寫字,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所律切)
段注本:手寫字,捕鳥畢也。象絲网,上下其竿柄也。凡率之屬皆从率。(所律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手寫字」,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楷書寫法:上「玄」之左作點、挑,右作撇、點,下作「十」。「摔」、「蟀」、「繂」(B03439)、「膟」(B03699)等字偏旁同此。
注  音 ㄕㄨㄞˋ ㈡(讀音)ㄕㄨㄛˋㄌㄩˋ
漢語拼音 ㈠shuài ㈡(讀音)shuò ㈢lǜ
釋  義

ㄕㄨㄞˋ

1. 捕鳥的網子。《說文解字.率部》:「率,捕鳥畢也。」

2. 遵循。《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唐.元稹〈趙宗儒可尚書左僕射制〉:「無忘勗率,以厚人倫。」

3. 榜樣。如:「表率」。《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平津侯》:「夫三公者,百寮之率,萬民之表也。」

4. 帶領。如:「率領」、「率團訪問」。《呂氏春秋.仲秋紀.簡選》:「統率士民,欲其教也。」《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堅》:「明公親率天兵,威震天下。」

5. 坦白、豪爽。如:「坦率」、「直率」。唐.杜甫〈樂遊園歌〉:「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

6. 輕浮、不細心。如:「輕率」、「草率」。《論語.先進》:「子路率爾而對。」《南史.卷三一.列傳.張裕》:「性疏率,朗悟有才略。」

7. 大約、通常。如:「大率」、「率皆如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乃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

8. 姓。如明代有率慶。

ㄕㄨㄛˋ,同「帥」ㄕㄨㄞˋ之讀音。

ㄌㄩˋ

1. 準則、法度。《孟子.盡心上》:「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南史.卷五九.列傳.王僧孺》:「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

2. 計算。晉.江統〈徙戎論〉:「且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處之與遷,必須口實。」

3. 比例中相比之數。如:「效率」、「速率」、「百分率」。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