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主要頁面

異體字

󳕮

說 明

正  字 A02359 水-14-17
說文釋形 手寫字手寫字也。从水,翟聲。(直角切)
字樣說明 右半作「翟」:上「羽」之橫折鉤中作點、挑,下「隹」之四橫筆皆接左豎,寫法參「翟」字。
注  音 ㄓㄨㄛˊ
漢語拼音 zhuó
釋  義

1. 洗滌。《說文解字.水部》:「濯,手寫字也。」《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濯濯」:

⑴ 光明。《詩經.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漢.毛亨.傳:「濯濯,光明也。」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⑵ 清朗、清新。唐.喬知之〈折楊柳〉詩:「可憐濯濯春楊柳,攀折將來就纖手。」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詩:「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

⑶ 形容山上沒有草木。《孟子.告子下》:「牛山之木嘗美矣,……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⑷ 肥壯。《詩經.大雅.靈臺》:「麀鹿濯濯,白鳥翯翯。」明.徐復祚《投梭記》第一九齣:「體濯濯以馴肥,常侍姬文於靈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