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查詢筆畫查詢單字查詢複合查詢注音查詢漢語拼音查詢倉頡碼查詢四角號碼查詢附收字查詢
a00323
正字說明 異體字說明 研訂瀏覽
 
a00323 a00323 a00323 a00323 a00323 a00323 a00323
字號 A00323 正字  - 02 - 04 
說文釋形 ,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屬皆从凶。(許容切)
字樣說明 此字《說文解字》篆形作「」,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楷書寫法:「凵」中作一撇、一長頓,皆不接觸周邊筆畫。「兇」、「匈」、「酗」等字偏旁同此。按:此字本義為惡,故如「凶惡」、「凶年」、「凶人」等詞,宜用「凶」。此字易與「兇」字混,《說文解字》云:「兇,擾恐也。从人在凶下。」故「兇」本為驚擾、恐懼不安之義,今用多同「凶」,當為假借。
注音 ㄒㄩㄥ
漢語拼音 xiōng
釋義

1.惡、殘暴。如:「凶狠」、「凶惡殘暴」。《說文解字.凶部》:「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書經.泰誓中》:「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新唐書.卷一八六.列傳.顧彥朗》:「楊守亮忌壁州刺史王建凶暴,欲逐之。」

2.殘暴之惡人。漢.曹操〈蒿里行〉詩:「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隋書.卷七○.列傳.李密》:「宜當廓清天下,誅剪群凶。」

3.作亂或犯罪之人。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桴鼓一震,而元凶折首。」《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列傳.張琇》:「父死凶手,歷二十年不克報,乃今刷憤,願歸死有司。」

4.不吉利、不吉祥。如:「凶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淇水注》:「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墮身也。」《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先著人去到王老員外家報了凶信。」

5.災禍、災難。《廣韻.平聲.鍾韻》:「凶,凶禍。」《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輕舉妄動。」

6.收成不好、鬧饑荒。如:「凶年」、「凶歲」。《周禮.秋官.掌客》:「國新殺禮,凶荒殺禮。」《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四方者,幾千人矣。」

7.厲害、激烈。如:「雨勢很凶」、「哭得很凶」。

8.恐懼、懼怕。通「兇」。《國語.晉語一》:「敵入而凶,救敗不暇。」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一.平聲.三鍾.頁18.左
卷六.偏旁.頁87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3.左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三鍾.虛容切.頁2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一.平聲.三鍾.頁1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一東.頁541.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186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平聲.頁26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異體字字典》正式六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 版權所有 ©2017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All rights reserved.
引用網址